如何破解农村清洁取暖的“三方难”困局?

   来源:炉具网    日期:2019-01-14 11:03:00    浏览:1165
100

      

       近日,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在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组织召开了“农村清洁取暖座谈会暨2019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风会”。相关专家与媒体记者围绕2018年以来行业开展的农村取暖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归纳专家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政府难:政策与地方有偏差,项目落地难

       人民日报前不久发文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现实中的“一刀切”,往往和缺乏调研、脱离实际的“拍脑袋”决策密切相关。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就能做到情况明、数字准,就能将上级精神和现实情况有效衔接起来,避免执行过程只为“绩”不为“效”,只求做了、不求做好。

       推进清洁取暖,国家相关部门提出 “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原则及措施,但在真正落地施行过程中,不少地方存在项目落地难的情况。

       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民用清洁炉具专委会副秘书长任彦波表示,推进清洁取暖过程中,由于国家制定的政策措施与地方发展实际情况有偏差,政策规划出台后,地方政府实施项目仓促,缺乏经验,时间紧、任务重,在时间规划和任务考核硬性要求下,迫于完成任务,很难立足本地资源,加之地方财力有限等因素叠加,只得采取“一刀切”方式,背离实际情况。

       调研过程中,山西某县县长表示,2017年7月份开始推进清洁取暖,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缺乏实地调研和效果评估,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仓促推进“煤改气”,结果出现了气源短缺问题,导致已经拆除燃煤炉具的用户无法正常取暖。本想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办好事、实现温暖过冬,却适得其反,导致上级部门不满意、项目方不满意、老百姓不满意。

       对此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民用清洁炉具专委会主任郝芳洲分析道,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国家制定的政策措施与地方发展实际情况有偏差,技术路径规定过于死板,考核办法过于单一简单,基层项目实施政府部门没有选择权和决策权,只能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

       企业难:中标难,中了标更难

       在清洁取暖一些项目招投标中,靠低价中标,造成了企业不比质量,只比价格低。政府项目招标采购存在的“低价中标”现象,已经成为制约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的障碍。否则,企业会陷入“中标难、不中标也难”的窘境。

       政策不稳定、补贴不确定性,用户等待和观望的态度,导致企业推广难。同时,低价招标策略也会导致产品技术含量低、质量差、服务难以保证,再加上项目运作中的管理不规范,这样既为后期埋下隐患,又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不利于行业的技术创新和提升。

       相关企业负责人表示,“今年山东德州、潍坊一些地方都在招标环保炉具,由于去年有些厂家库存压力很大,为了去库存,今年抱着赔本也要卖的心态,将价格压得特别低,去年利润已经很低了,今年的原材料和人工成本都在上涨,挣不了钱,只是迫于压力的无奈之举。所以,“企业既要努力中标,也有些害怕中标。”

       用户难:采暖费用高,用户难承受

       “成本高”是推进农村清洁能源的一个痛点。河北、山东的大部分用户表示,烧煤炉取暖,一个采暖季开支2000元就够了,但改为燃气壁挂炉取暖后,政府补贴后仍需自费4000元,这比原来烧煤高出了很多,远远超出用户承受范围。如果政府不补贴,采暖成本是原来的3倍,直言用不起。

       某村干部坦言,“如果补贴没了,采暖又会被打回到原形。”对农村居民来说,经济性是推进清洁取暖最大的困难。

       北京化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刘广青表示,除了采暖费用高,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不少农村用户对煤改电、煤改气不知情、不关心、不参与,政府免费发放就领取,先摆在家里,至于用不用看看再说,如果让用户自己花钱买设备,那政府项目推广就会遇到困难。

       座谈会期间,相关专家表示,农村清洁取暖镇与镇不一样,村与村不一样,甚至同村的户与户在取暖设备和燃料选择上都存在很大差别。在“因地制宜 多能互补”的基础上应该具体落实到每家每户,充分尊重每户老百姓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实际需求,让老百姓有自主选择适宜自身需求取暖设备的权力,尽可能做到“因户制宜 自愿选择”。

       “宜煤则煤、宜柴则柴”没有得到真正落实

       “宜煤则煤、宜柴则柴”,在当前农村具有广泛的用户基础,《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宜煤则煤”,确保北方地区群众安全取暖过冬。但在地方实际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

       山西某村用户80以上使用烤火炉取暖烧泥煤取暖,政府在该村试点推广电取暖20多户,用户反应电采暖取暖成本高、不敢敞开用、取暖效果差。村支书表示,基于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用户经济承受能力和取暖习惯,大部分老百姓更愿意使用洁净煤配套节能环保炉具。有些用户直言,家门口就是煤矿,马路上都是拉煤的大汽车,在路上捡一捡都可以拿回家烧,却要煤改电,真不懂政府咋想的。

       对此,任彦波表示,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政策文件虽然明确提出“宜煤则煤”,但由于被贴上“过渡性”和“兜底性”标签,地方政府在执行过程中不好把握,加之不好监管,“宜煤则煤”更像是一句口号。

       在辽宁和黑龙江等生物质资源丰富的地区,居民有生物质取暖的强烈意愿和需求,但一些地方由于缺乏明确的政策依据而无法实施。哈尔滨机场附近某村,秸秆焚烧是当地政府头疼且必须要解决的头等大事,经多方调研,村民代表们选择了经济可行的秸秆打捆集中供暖模式,但立项时,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复是,“秸秆直烧在政策上没有明确规定,如果非上这个项目也可以,但很难保证哪一天会让拆掉。”导致项目搁浅。

       对于生物质能的利用,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表示,农村清洁取暖要把农村能源利用和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当前秸秆焚烧放污、畜禽粪便、农林废弃物处理是农村的现实问题,目前的“五化”不足以解决和消化农村大量的生物质资源,能源化利用是生物质资源兜底的利用方式,农村清洁取暖应理直气壮地叫响“宜柴则柴”,生物质能应在农村清洁取暖发挥更大作用。

       县长论坛将为推进县域清洁取暖项目把脉
  
       2018年是推进清洁取暖的第二年,从省市规划到地方政府部门的实施方案全面展开,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向纵深发展,以县域清洁取暖项目推进和产业布局的特点显现,基本形成了以县级政府为项目实施主体的格局。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能源经济室主任朱彤表示,对于清洁取暖技术路线的选择,不应给予基层政府太多限制,应将关注点主要放在排放上,而非燃料品种。“在没有新的能源形式出现的情况下,燃料使用的技术进步是推进清洁取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推进县域清洁取暖项目科学有效实施,打通农村清洁取暖最后一公里。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定于2019年3月22日至23日在河北廊坊召开“2019中国农村清洁取暖高峰论坛暨清洁取暖县长论坛”。

       与会专家认为,清洁取暖县长论坛主题明确、定位精准、接地气,能够为县长减负、为基层政府排忧解难,真正抓住了清洁取暖的痛点和难点。2019年是以县为单位大力推进清洁取暖关键的一年,对于县域实施部门而言,做好科学决策,因地制宜选择技术路径很重要。只有开好头、布好局,后面的路才能走稳、走远。一年之计在于春,清洁取暖县长论坛选择在2019开春、全国“两会”结束之际召开,非常及时和必要,将对2019年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工作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00